生畜管轨排酸线
一、定义与作用
生畜排酸设备:是用于屠宰后肉类加工的关键设施,通过控制温度、湿度及空气流通等条件,加速胴体内乳酸分解,改善肉质口感、延长 保质期并提升食品安全性。核心功能包括:
?乳酸代谢?:抑制微生物繁殖,分解肌肉中积累的乳酸,降低肉品酸度?
?肉质优化?:软化肌纤维,增强保水性,提升肉类的嫩度与风味?
?安全控制?:减少有害微生物,延缓腐败过程,降低食品中毒风险。
二、核心组成与结构
1. ?温控系统?
?制冷机组?:采用冷风机或管式蒸发器,维持库内温度在0-4℃(牛羊肉)或0-5℃(猪肉)?;
?湿度调节?:配备超声波加湿器(如杭井HJCS-40S型),湿度控制≥85%RH,防止肉质干耗?。
2. ?输送与悬挂装置?
?不锈钢轨道?:含管轨、吊架及道岔,承重达400kg,支持胴体在排酸库内循环流转?;
?自动化吊挂系统?:通过滑轮组与锚链实现胴体定位,适配不同规格肉类的排酸需求?
3. ?辅助模块?
?预冷室?:快速降温至-25℃,缩短排酸周期(4-6小时预冷+12-24小时排酸)?
?消毒系统?:集成紫外或臭氧杀菌设备,降低交叉污染风险?。
四、设备类型与适配场景
?急速排酸库? | 集成温控、加湿模块,处理周期短(8-12小时) | 大规模屠宰厂、品牌冷鲜肉加工? |
?管轨排酸线? | 封闭式轨道设计,支持胴体连续流转,适配低温高湿环境 | 牛羊肉排酸车间? |
?解冻缓化一体机? | 整合冻肉解冻与排酸功能,减少工序衔接损耗 | 肉类深加工预处理线? |
三、典型工作流程
?预冷处理?:宰后胴体进入预冷室,快速降温至-25℃,抑制早期腐败?;
?悬挂排酸?:转移至排酸库,悬挂于轨道系统,在0-4℃恒温环境中完成乳酸分解(牛羊肉需24-48小时,猪肉12-24小时)?;
?品质检测?:通过pH值检测、微生物抽检等确认排酸效果?;
?分割包装?:排酸完成后转入分割车间,进行冷鲜或冻品加工?。
五、技术优势
?效率提升?:自动化温湿度控制使排酸周期缩短30%,日处理量达200头(牛)或500只(羊)?
?品质保障?:精准湿度调节(±5%RH)减少肉质失重率(≤2%),提升出品率?;
?能耗优化?:采用变频制冷技术,能耗较传统冷库降低15%-20%?。
通过模块化设计与食品级材质(如304不锈钢轨道、环保制冷剂),生畜排酸设备已成为现代化屠宰加工中提升肉品附加值的关键环节?。